乐文小说网 >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顶点 > 第91章 心累的朱厚照

第91章 心累的朱厚照


第91章  心累的朱厚照  

第91章  心累的朱厚照

……

大明。

新政的推行很不顺利,且引起了大动荡,不仅是京师,地方上的地方官、乡绅地主阶级集体反抗。

当然,他们并未自己冲锋陷阵,而是躲在幕后煽动百姓抵抗朝廷政策。

一时间,有关山匪刁民闹事的奏疏摆满了朱厚照的御书案,每天都有数不尽的糟心事。

朱厚照身心俱疲,他没有服软,可也被折腾够呛。

整日整日的忙也就算了,名声也给败坏了,不仅在官场上,在民间亦是如此。

诚然,朝廷大幅度减税后,有耕地的百姓日子好过不少,可有许多百姓是真的没有耕地,就只是佃户。

如今朝廷给士绅地主加了税,佃户们也受到了一些影响。

当然,地主们也不敢太过分,只是在保障佃户正常生活的基础下,进行一定幅度的涨租,他们的损失才是大头。

佃户们本就贫苦,地租再一涨日子更难过了,自然心生怨气。

得了好处的人不会大肆宣扬,利益受损的人可就要说道说道了。

此外,通过投献士绅进而降低赋税的百姓心思也活泛起来,意欲把土地要回去自己种。

因为在新政策下,自己种地更划算。

这一来,士绅地主们真的遭不住了,这哪里是割肉,简直要剔骨了,哪能不急?

治不了皇帝,还治不了刁民了?

自古道:请神容易送神难。士绅地主们平日慈眉善目,有时还会做想善举赢得民心,可真让他们真金白银的舍利,他们又如何能舍?

真实嘴脸立即展露出来。

什么投献?那是正常交易,老爷我是出钱买的。

是出了钱,百姓们也收了,可签订文书的时候都是约定好的,可以赎回自家的田。

只是,百姓拿着钱往回赎时,这些士绅地主却不认账了。

一口咬定就是正常买卖!

没办法,他们不得不如此,贪财是一方面。另一方面则就是承认了约定会被认定土地投献,大明律可是有明文规定,士绅地主接受百姓投献可是重罪。

最轻也是流放!

百姓众口一词,然,文书签订的确实是正常土地买卖,一时间,各地都闹腾起来,县太爷什么都做不了,几乎整日升堂问案。

这时代的知县老爷可不是电视剧那样,只管升堂问案,需要兼顾的太多了,一县的民生、赋税、推行政令、刑事诉讼……都是县太爷的活。

都说知县是个芝麻官,实际上,知县的实权真不小。

大大小小,各种各样的问题,一股脑袭来,朱厚照一肚子邪火却无从发泄,整日暴跳如雷。

当此时也,京官也开始给他上眼药了。

御史言官们有组织,有纪律的集体发难,对着朱厚照口吐芬芳,就差直接骂朱厚照是古往今来第一昏君。

于是……

龙颜大怒!

朱厚照真的火了,直接廷杖伺候,在刘瑾监刑之下,一场下来,打死了好几个言官。

这下,可真正捅了马蜂窝了。

言官言而无罪,皇帝你凭什么!?

群臣也懒得跪宫门,干脆一步到位,集体请辞。

这一次,连因武学院的开启得到实惠的勋贵,都不肯帮忙了。

朱厚照暴怒至极,他自然不会批,都给我好好干活!

同时,朱厚照在锦衣卫、东缉事厂的基础上,重开西缉事厂,接着,又开内辑事厂,一时间,朝廷鹰犬达到了大明的历史之最。

三厂一卫,密探齐出,朱厚照誓要把反对势力彻底镇压……

朔风呜咽,雪花纷飞。

朱厚照站在殿前,望着被白雪覆盖的黄瓦红墙,面容冷峻。

一旁,奴婢们瑟瑟发抖,大气都不敢喘。

还是张永走上前,帮他拍下大氅的积雪,轻唤道:“皇上,皇上……”

朱厚照幽幽吐出一口热气,道:“杨一清怎么说?”

“他说交接完就回京上任。”张永回道,接着,又补充说,“皇上,奴婢和杨一清也算熟悉,他不像那种怕麻烦,怕得罪人的人。”

朱厚照默了下,问:“那边军备搞得咋样?”

“挺好,不过……”张永沉吟了下,道,“据杨一清说,近两年鞑子骚扰变得频繁起来,照着架势,未来定有一战。”

“朕倒是希望他们现在就来……”朱厚照幽幽自语了句,转而道,“你这一路辛苦,且去歇着吧。”

“都是奴婢的本分。”张永谄笑笑,试探道,“皇上,今日奴婢回来时遇到了刘瑾,他,想让奴婢投靠在他门下。”

“嗯,知道了。”朱厚照嗓音平和,听不出喜怒。

张永暗暗一叹,劝道:“这寒冬腊月的还下着雪,皇上还是回寝宫吧。”

朱厚照没再说话,似在走神。

张永怕惹皇帝不喜,不敢再多言,行了个礼,无声退下。

年关将近,却感受不到一丝年味儿,朱厚照心中苦闷,却无人诉说,漫无目的走了一阵儿,突然想找个人聊聊天,遂回头,朝远远坠在后面的小太监道:

“宣,佥都御史王守仁进宫。”



几样小菜,一壶酒,君臣二人相对而坐。

朱厚照没什么胃口,只饮酒,没几杯俊脸发红,闷声道:“老王,你说朕错了吗?”

“没错。”王守仁轻笑道,“阵痛难以避免,任何改革都会产生负面影响,这是没办法的事。”

停顿了下,道:“不过厂卫实不宜如此臃肿,人们把他们比作朝廷鹰犬,足见对他们的排斥心理,其实……一个锦衣卫足矣。”

“这个朕不能听你的,至少现在不能。”朱厚照默然说道,“朕还需要这些恶犬看家护院呢。”

王守仁暗暗一叹,想了想,道:“皇上,臣想请个官职。”

“什么?”

“巡抚。”王守仁道,“京师乱不了,也不会乱,别看他们闹得凶,其实不过是依仗地方,地方安定了,就都安定了。”

“你?”朱厚照上下打量着他,微微摇头,“你能力强,朕是知道的,不过这次……你也不行。”

抿了口酒,朱厚照幽幽叹道:“凡重大改革,总要流血,不杀人是不行了。”

“杀人的最高境界是诛心,不是吗?”王守仁目光灼灼,“我去诛他们的心!”

朱厚照一滞,放下酒杯凝视王守仁,半晌,诧异道:“这么有信心?”

“不试试,谁又知道?”王守仁轻笑道,“我在京师帮不到皇上什么了,不如物尽其用。”

“朕可没把你当物件使。”朱厚照闷闷道,“朕一直把你当朋友。”

“我知道。”王守仁含笑说。

朱厚照脸色缓和了些,问:“你父亲还好吗?”

“家父挺好,南直隶是富庶之地,且春秋风景宜人,那边的六部尚书很清闲,皇上隆恩家父铭感五内。”

“那就好。”朱厚照叹道,“你父亲是个正直,有良心的官员,朕虽与他不合,却也明白他的心意,此去南直隶于他于国,都不是件坏事。”

王守仁点点头,问:“皇上可愿让我去地方?”

“想去就去吧。”朱厚照缓缓道,“也别做巡抚了,做钦差吧,以代天巡狩的名义去。”

王守仁怦然心动,若是这样的话,自己可行使的权力就大了,且也更便于行事。

钦差历来见官大一级,不管你是一省大员,还是封疆大吏,见了钦差都要矮上一头,哪怕这钦差是个不入流小官,甚至是太监,都不能怠慢了。

何况还是代天巡狩。

夸张一点来说,这就是行走的皇帝。

这么重要的权力下放,朱厚照自然不是头脑一热,首先王守仁是他这边的人,其次,王守仁是真的有能力,再一个,代天巡狩只是钦差下地方时的名义,钦差本就代表着皇帝;

代天巡狩的真正含义是,代天子去巡视天下,可以去大明任何地方,去了任何地方都是钦差。

钦差虽见官大一级,却只是个临时身份,皇帝是随时可以收回其钦差身份的,自无需担心什么。

王守仁自然明白这些,不过他对权势地位并无多大兴趣,他只是想去……

知行合一。

“马上就过年了,年后再走吧。”朱厚照说,“都闹腾这么久了,不差这一时半会儿。”

王守仁却道:“何处过年不都一样?再者,舆..情愈演愈烈,不宜再拖延了。”

朱厚照缓缓点头:“也好。”

“老王,你觉得朕真做对了?”

“至少不错。”王守仁道,“这政策越早推行,对大明来说越是有利,于国于民皆如此。至于厂卫,皇上却是急躁了些,不过也算是事急从权,待乱子渐渐平息,再重新裁撤便是。”

“可大明真的……出了乱子。”朱厚照失落的说。

王守仁知道皇帝现在最需要肯定,需要有人理解并认可,于是呵呵笑道:

“为大明千秋计,何须在意一时得失?一世之名?”

闻言,朱厚照心里好受许多,叹道:“李青那厮,不知啥时候才能回来,说是五年,真总觉着,绝对不止这么久。”

王守仁微微一笑,道:“皇上如此年轻,就是十年,二十年,也一样等得起。”

见皇帝面色不愉,王守仁安慰道:“以我对先生的了解,他不会失信于皇上,最长期限之内,肯定会出现在皇上面前。”

接着,又打趣道:“其实,时间过得还是很快的。”

“快?”

“是啊,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少年,眨眼功夫就要不惑之年了。”王守仁感慨,他也思念李青。

时间如白驹过隙,转瞬即逝,真不知下次见面会在何年何月,自己又会是什么模样,待先生忙完……可能自己都老了吧。




  (https://www.xlwxsww.com/750/750221/10281951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xlwxsww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lwxsww.com